重庆市渝北区和孝路183号

cmrid@cmrid.com

Information
信息

SCROLL

进度刷新!我司重点隧道项目建设迎来新进展(三)
发布时间:2024-04-19
浏览次数:770

陶家隧道与江南隧道

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建设进展备受关注

让我们走进隧道项目的建设现场

一起来看看工程技术亮点吧

 

陶家隧道


目前,陶家隧道左洞累计进尺3600m,占总长的99.2%;右洞累计进尺3581m,占总长的98.6%,预计4月将实现双洞贯通。


1陶家隧道1.jpg

陶家隧道项目建设现场

 

陶家隧道工程整体呈东西走向,起于快速路一纵线西侧,以特长隧道形式穿越中梁山,经跳蹬、小南海等片区,终点接快速路二纵线李家湾立交,线路全长约13.5km,设计车速80km/h。主要工程包括2座互通式立交,4座简易立交,特长隧道1座(陶家隧道,双向6车道,隧道长3.63km),综合管廊1座。


2.jpg


3.jpg


我司作为勘察设计单位,完成了可研、全阶段勘察设计、测量工作。

 

技术亮点

1.线位及立交方案比选科学合理

项目规模大,建设条件复杂,众多需协调问题基本得到合理解决。隧址除服从路线总体走向和考虑两端接线外,还需处理好与西洞口紧邻的铁路道岔的关系,避开东洞口基本农田等问题,并结合地形、水文地质、防灾救援、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布置,拟定多个隧道线位进行详细比选,在工程技术、铁路影响、平纵线形、地质条件及经济投资方面进行深入比较,确定推荐线位。

小南海立交为本项目与二纵线相交节点,为枢纽型立交,因与建桥立交间距近,形成组合式立交,立交近远期结合,预留主线向东延伸与佛耳岩大桥衔接条件,尽量节省占地、避开河道、减少施工对既有兰成渝输油管线的影响。各立交节点均进行反复比选论证,确定合理的推荐方案。


2.隧道对不良地质处理措施全面

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可研对不良地质进行专项设计,引用先进处理方式,以成熟可行的对应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当隧道遇到岩溶危害时,应用超前地质预测、超前探水预报、综合物探等措施,制定动态设计预案。突水突泥采取控制爆破、小分部开挖施工,做好监控量测工作,加强衬砌结构,形成抗水压衬砌,采用帷幕注浆、超前局部预注浆、径向注浆等进行封堵。对溶洞富水段采用锚喷加固、跨越处理、封闭填充、支顶处理等先进方式;对隧道瓦斯段采用超前钻孔与帷幕注浆方式,保证通风顺畅、合理控制隧道内瓦斯浓度达到安全施工标准。对侵蚀性地下水地段结构处理的喷射混凝土及二次衬砌均采用抗腐蚀气密性混凝土。对于岩爆采取应力解除、注水软化和使用锚栓-钢丝网-混凝土防爆支护等措施。

 

江南隧道


目前,江南隧道茶园端左右洞开挖进尺共达到6011米,完成隧道总长的73.5%,今年底力争实现双洞贯通,2025年与重庆东站同步投入使用。

 

2江南隧道1.jpg

江南隧道项目建设现场


江南隧道工程位于南山隧道与真武山隧道之间,起点接南坪辅仁大道,向东穿铜锣山,终点接茶园兴塘路,全长5.5km,按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60km/h。全线设置特长隧道1座(江南隧道,长4087m),桥梁2座,车行下穿道2座。


1.jpg

 

我司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组成项目总承包联合体,我司负责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设计工作。

 

技术亮点

1.合理进行小间距、大跨度浅埋暗挖洞室群的结构安全与施工组织设计

隧道采用小间距+连拱+台阶式变截面大跨断面方案,最大开挖跨度约23m,洞口最小埋深约3.0m,中岩柱隧道最小宽度约1.5m。针对以上特点,设计中加强了初期支护及超前支护,初支背后及其与二衬间空隙注浆填充密实;对加宽大断面采用双侧壁导坑法,连拱隧道采用中导洞法,严格控制开挖进尺,二衬及时跟进;采用控制爆破开挖,爆破震速不得大于2cm/s,并加强监控量测。隧道实施依靠支护设计、施工组织、施工工序密切衔接,确保了隧道结构的绝对安全。


2.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敏感区岩溶隧道的地下水排放

江南隧道下穿南温泉背斜核部碳酸盐地层,长约1.3km,岩溶、地下水发育。南温泉背斜槽谷居民较多,岩溶塌陷影响严重,且隧道下穿老龙洞暗河,岩溶及地下水丰富。针对以上特点,本次设计严格执行动态设计及信息化施工的理念,采用超前地质预报与超前探孔等手段,加强突水涌泥的预测预报;岩溶区地下水排放以堵为主,限量排放;控制地表岩溶塌陷,减小地表建构筑物开裂风险;隧道开挖采用控制爆破,控制开挖避免引起岩体损伤。


3.充分论证、合理选择隧道洞口接线立交形式

本项目隧道西侧路网缺乏大通道衔接,前期研究阶段进行了多通道比选,西侧接线利用御盛路、烟雨路、辅仁大道等,采用“逐级分流”解决交通疏解。利用交通仿真模拟隧道洞口进出疏散情况,选择合理的立交形式;利用BIM和有限元分析建模,验算立交匝道下穿对运营轨道环线桥梁结构影响。